面對各式各樣的樹木造型,許多園藝愛好者常常猶豫不決:圓形、錐形還是傘形,哪一種最適合我的樹木?修剪樹木造型的目的不只是為了美觀,它還能改善樹木健康、延長壽命,並提升庭院或公共空間的整體景觀效果。
本文將帶你解析不同樹木造型的特性、適用樹種,以及如何透過 5 步驟,修剪出最適合你的樹木造型。配合空間需求與定期找樹木修剪專家維護,就能讓你的樹木自然有型,讓庭院或公共空間更有生命力與景觀美感。
為什麼樹型要設計?修剪樹木造型的 3 大目的

修剪樹木造型不只是為了好看,就跟人要定期剪髮一樣,長期放著不理,不僅樹型不好看,雜亂糾纏的枝條更容易引來病蟲害,深藏在內的枯枝得不到養分,也容易有掉落砸傷人的風險。
目的 1|維持樹木健康
依據樹種選擇合適的造型,透過設計來改善樹冠通風和採光,使樹木生長更均勻;提早規劃樹木枝條的生長方向,也能避免未來交叉枝碰撞而導致的樹體損傷。
適當修剪能促進樹木維持健康,移除枯枝、病枝等十二不良枝,能減少病蟲害傳播之外,還能使養分可集中供應給健康的樹枝。
關於十二不良枝,你可以延伸閱讀:樹木修剪不能亂剪|樹木整修原則、時機、常見錯誤一次看!
目的 2|增進公共安全
樹木長太茂盛與電纜線交纏就容易造成危險,所以如果你的樹木週遭有電線桿的存在,就必須謹慎地規劃與設計安全距離,選擇縮限但又能維持美觀的樹型,如常見的錐型。
尤其是電線桿通常會出現在人行道上或馬路上,若枯死枝、下垂枝掉落,就容易使路人受傷或砸壞車輛,造成財物損失。若樹型結構設計不良,導致重心不穩的歪斜,遇到颱風時,樹木則很可能因此傾倒。
目的 3|營造悅目景觀
保持樹形優美,不僅未來修剪會更容易管理、讓綠化景觀與環境相得益彰。透過圓形、錐形、傘形等造型,強化空間層次感,增添視覺焦點或遮蔭效果。
配合季節或花期,便能提升觀賞價值,塑造庭院或公園景觀。維持樹木的外觀和以特定形狀來修剪樹木造型,亦能發揮獨特的觀光特色,成為熱門的打卡景點。
讓你的樹木更美麗:5 種常見的樹木修剪造型
| 造型名稱 | 類型 | 優點 | 適用樹種 |
|---|---|---|---|
| 圓形造型 | 自然樹形 | 視覺柔和自然,容易維護 | 樟樹、櫻花樹、桂花樹、茶花、小型灌木 |
| 錐形造型 | 自然樹形 | 莊重挺拔,適合迎賓大道 | 白千層、楓香、杉木、羅漢松、松樹、冷杉 |
| 傘形造型 | 人工造型 | 陰影效果佳,打造休憩空間 | 茄苳、台灣欒樹、榕樹、楓樹、櫸樹、銀杏 |
| 垂形造型 | 自然樹形 | 柔美浪漫,展現動態美感 | 柳樹、垂柳、垂枝櫻花、阿勃勒、印度紫檀 |
| 特殊造型 | 人工造型 | 融入藝術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 多副枝的常綠樹,像杜松、羅漢松、柏樹、櫸木 |
修剪樹木造型 1|圓形造型

造型優勢:
圓形造型是最常見的樹木剪裁方式之一,呈現自然飽滿的球狀樹冠。這種造型的優勢包括:
- 視覺柔和:圓形造型沒有尖銳的線條,容易融入各種庭院風格。
- 健康生長:均勻修剪樹冠,陽光和空氣可以充分穿透,降低病蟲害風險。
- 維護簡單:每年修剪一次即可維持良好形狀。
適合樹種:
樟樹為天生理想的圓形樹,顧名思義,就像印章一樣圓,以及其他高度和寬度同時均勻發展的樹木,如榕樹、櫻花樹、桂花樹、茶花、樹形小型灌木,都適合此造型。
修剪原則:
畢竟圓形造型的樹木枝條繁多,修剪樹木造型時,應先去除十二不良枝,再依樹冠自然線條輕修,使整體看起來飽滿均衡。在外觀上,應力求樹幹正直、枝序分生順暢;樹齡較老的大樹,其分枝過於高大或擴張,容易因颱風或季節性強風吹襲而折斷,應在保持樹型和冠幅之間做個選擇。
修剪樹木造型 2|錐形造型

造型優勢:
錐形造型的樹木呈現尖塔狀,常見於歐式庭院或道路兩旁。其特點:
- 強烈線條感:錐形樹木看起來高聳有型,營造莊重氛圍。
- 空間利用率高:上窄下寬的樹冠設計,適合道路或狹長花園。
- 健康管理方便:樹幹上方向下延伸的樹枝較少,病蟲害監控更容易。
適合樹種:
適合具有明顯的中央領導主枝,帶頭依序層次分生枝條的樹種,如:白千層、楓香、杉木、羅漢松、松樹、冷杉等主幹明顯的喬木,其直立高聳的樹姿,經常作為行道樹運用,並且融入於都市建築景觀當中;由於生性強健、抗風、耐旱性佳,在許多公共空間、公園綠地,都能看見其美麗的樹姿。
修剪原則:
修剪錐形樹木時,需由上往下逐層修剪,保持對稱性;修剪過程中,可以設停留點,站遠檢視一番,再做修正,避免過度修剪造成樹冠空洞,達到盡圓盡美的要求。樹木於幼時通常錐形較為明顯,但成長過程中,容易有垂直徒長,往傘形發展的現象,應略予截梢,促進分枝與分層。
修剪樹木造型 3|傘形造型

造型優勢:
傘形造型的樹木呈現寬廣平展的樹冠,能提供良好的遮蔭效果,常見於庭園、廣場或小公園。特色包括:
- 遮蔭效果明顯:樹冠寬大,可為下方提供陰涼休憩空間。
- 景觀價值高:傘形樹木在空間中具有中心感,可作為視覺焦點。
- 促進健康生長:合理修剪可以保持通風,減少病害發生。
適合樹種:
傘形樹底下通常須要較高的空間,適合大型喬木,常見的樹種有茄苳、台灣欒樹、榕樹、楓樹、櫸樹、銀杏。在夏天提供綠蔭供人乘涼,冬季則因落葉而提供日照的溫暖,在公園景觀及街道綠化上,能依季節給予人們舒適之生活空間。
修剪原則:
修剪傘形樹木時,需保持主幹直立,側枝均勻分布,注意不要破壞樹冠平衡,避免傘形塌陷。由於傘型樹木通常較高大,寬度也較廣,修剪時常常須動用高空作業車,依不同角度修剪,遠觀近看都不能馬虎,才能避免偏失,否則無法形成圓頂弧形。
另外須注意的是,因造型需求傘底的枝條多為橫枝,而非向斜上長的結構枝,在結果期會對樹體負擔較大,容易產生枝葉下墜的狀況,若為果樹,應適度地修剪結果枝條。
修剪樹木造型 4|垂形造型

造型優勢:
垂型樹木特徵是枝條向下垂,呈現柔軟瀑布狀的樹冠。
- 柔美景觀:枝條下垂營造優雅、浪漫的庭園氛圍,適合小品景觀或水岸環境。
- 遮蔭效果:垂枝可形成自然的半遮蔭隱私空間,適合休憩或水邊涼亭。
- 增添動態美感:風動時枝條搖曳生姿,帶來視覺流動感。
適合樹種:
適合這造型的樹種通常是自成一類的,枝幹天生就柔軟且下垂,形成其優雅、下墜的樹形。常見的樹種為柳樹、垂柳、垂枝櫻花、阿勃勒、印度紫檀。
修剪原則:
應該注重葉部是否過於下垂而影響美觀,或因開花與結果影響養份不均,應及時修剪去除。若看見葉鞘已黃化下垂時,應及時修剪,以免葉部掉落而損傷地面上的人車或舖面、設施等。垂枝型樹木雖會保留其柔美的下垂枝條,但也需注意不可影響人車動線。
修剪樹木造型 5|特殊造型

造型優勢:
常見的特殊造型有稱為 pom pom 類的圓球形、直立型及棒棒糖型,還有其他螺旋型及動物造型等等。以往常見於歐式或日式庭園,只不過近年來也開始被一般家庭前後院及公園綠地採用。
- 展示園藝技術:能展現園藝師的修剪技巧與創意,提升空間藝術感。
- 吸引目光:特殊造型樹木往往成為拍照景點或視覺焦點。
- 教育與娛樂結合:動物造型適合兒童園區或主題公園,兼具教育與遊樂效果。
適合樹種:
多副枝的常綠樹,像杜松、羅漢松、柏樹、櫸木之類,樹枝向四周伸展的較為適合做特殊造型。較高的喬木適合創造有層次的視覺效果,樹葉也可以修成一球一球的圓球形,修剪出獨特的形態,打造柔和的自然氛圍。
修剪原則:
這一類特殊形狀的樹,通常是由園藝店剪好出售,自己要設計及修剪是比較困難,要設計通常也須聘請專業的景觀或圓藝設計師來操刀。如果是複雜的動物形狀,必須用鐵絲先繞住樹身,做出圖形,然後隨著鐵絲的形狀,將多餘部份剪去。
不過即使買回來一株修剪好的樹,也需要定期的按原來形狀修剪,否則很快枝葉就會橫生,失去原來的模樣。新手最好每次剪一點點,然後站遠一些,仔細看之後,再繼續剪,以免一次剪太多而失手。
修剪樹木造型的 5 大步驟
有造型的樹木需要定期修剪,才能維持原有設計的形狀和大小,即使是自然形態的樹型,也可以透過以下 5 個步驟,維持樹型的美感,配合庭園空間感,營造出讓人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
步驟 1|想好要修剪的造型
想想你為什麼要修剪?是為了讓樹蔭更寬,還是讓樹長得更高?在開始之前要確定自己想要的效果並設定目標。小範圍修剪或許隨時都能進行,但如果你有更大的目標,那就得根據季節來安排修剪。
那要如何選擇合適的樹木造型目標呢?建議可依據以下幾點:
- 空間大小:小庭院適合圓形或錐形;大空間適合傘形。
- 樹種特性:若你想要的不是特殊照型,可以依照樹種選擇適合的自然樹型,配合樹種天生的生長習性與方向。
- 景觀需求:想營造柔和氛圍選圓形,莊重氣勢選錐形,提供遮蔭選傘形,若樹種只有一根主幹,及有許多橫生的副枝與樹葉,甚至還能選擇螺旋型、動物造型等特殊造型。
- 維護便利性:若不想經常修剪,圓形和錐形較易維護。
步驟 2|評估樹木狀態
想像一下修剪完之後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先將枯萎的枝條或過長的枝葉剪去,剩餘還有甚麼地方須要補強。可以先擬草圖,評估執行的可能性。
- 檢查樹木健康:確認枯枝、病枝、交叉枝的位置,避免在修剪造型時傷害樹木,若樹勢衰弱,也不宜做大幅度的修剪。
- 結構枝的取捨:花些時間觀察樹的大小和形狀,判斷哪一些是影響了整體美感而需要被除去的枝幹,但又不能過度修剪結構枝,留下的造型骨架還是得能撐起整株樹木。
- 從幼年開始為佳:修剪結構主枝或亞主枝的最佳時機是枝條直徑小於 5 公分時。若等到林木胸高直徑達 20 公分以上,主枝或亞主枝直徑超過 10 公分才修剪,會因傷口過大而難以癒合,成為腐朽菌入侵的通道。
步驟 3|清理枯枝病枝
剪掉交叉的樹枝、枯枝病死枝,清除那些向內、朝樹的中心生長的樹枝,讓空氣能夠流通,陽光能照射到植株的每個部分。樹枝靠得太緊容易滋生黴菌,吸引昆蟲,應此,去除十二不良枝是修剪樹木造型動刀的第一步。
- 去除死枝與病枝:減少病蟲害傳播,讓樹冠保持健康。若有病枝,要時時清洗修剪設備。修剪樹木很容易使疾病在樹木之間傳染,經常使用異丙醇或其他家用清潔劑浸泡修剪工具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 剪除交叉枝與過密枝:將不合樹型、對生長不利的交叉枝與過密枝等自基部剪除,不留芽體,避免枝條擁擠造成光線不足或通風不良。
- 注意剪口平滑:使用鋒利剪刀或鋸子,剪口應平整,減少樹木受傷。在枝葉中尋找空間以利修剪,將大部分的小枝條剪去,剪去大部分的小枝條後就有足夠的空間針對欲剪去的粗枝下手。
步驟 4|開始結構塑型
到了這步,終於可以為你的樹木打造理想的樹姿和樹型,跟剪髮一樣,會從大方向開始著手,之後再作細部微修。這步有時很困難,一來是因為剪去之後就沒有回頭的餘地,二來是因為這也進而決定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整體造型。
針對直徑較粗(大於 10 公分的樹枝),通常會使用名為「三刀法」的技巧,目的是為了減少修剪過程中的樹皮撕裂,建議尋找樹木修剪專家來幫您施作,可以避免樹木損傷。
三刀法的第一刀:先內下
在要切除的枝條下方,距離枝領環外移 20~30 公分的地方下刀,從下往上鋸出約枝條直徑三分之一深的切口。目的是為了預先切斷枝條下方的纖維,防止樹枝因過重下折,導致樹皮撕裂或是往樹幹方向撞擊。
三刀法的第二刀:後外上
在第一刀遠離枝條基部的方向外側上方約三公分處,從上往下完全切斷枝條。這一刀會將大部分枝條切除,留下靠近樹幹的一小段根部。由於第一刀的預先切口,可以確保枝條在切斷時不會撕裂樹皮。
三刀法的第三刀:再貼切
在枝條的脊線與環狀細胞(枝領)的外側,將剩餘的基部枝條平整地鋸斷。這一刀要確保切口平整,有利於傷口癒合。切口應盡量與樹幹平齊,精確剪切,避免傷及枝領,因為枝領是樹木自我修復的重要部位。

步驟 5|收尾與後續護理
收尾及後續處理常見的修剪方式是弱剪,對樹木的影響較小,適合在不同季節進行。不過,無論哪種修剪方式,都要注意修剪的葉量,根據美國 ANSI A300 標準,每次修剪的葉量不應超過樹冠總葉量的 25%,以確保樹木的健康。
- 造型微調:按照設計理念進行剪枝,打造出獨特的形態。如削弱樹冠頂端,增加側枝生長的空間等等。
- 護理剪口:配合塗抹樹木護理膏或消毒,促進傷口癒合。修剪較小的樹枝可以用修枝剪;對於中等大小(直徑 1 公分以上),則建議使用長柄樹枝大剪刀(直口或彎口)。
- 清理剪下枝葉:保持地面整潔,避免滋生病蟲害。
- 定期檢查與維護:造型樹木需每年或每季修剪一次,保持樹形和健康。
修剪樹木造型,讓自然更有秩序的美感

修剪樹木造型的目的,不僅是追求美觀,更在於維護樹木的健康與安全。適當的造型設計能改善樹冠通風與採光,使樹木穩定生長,減少病蟲害與斷枝危險。
根據環境需求與樹種特性,修剪能讓樹木既安全又優雅:錐形強調挺拔莊重、圓形柔和自然、傘形提供蔭涼休憩、垂形展現動態美感,而特殊造型則融合藝術與景觀,成為視覺焦點。
在實際操作上,本文介紹了修剪樹木造型的 5 大步驟:先明確設定造型目標,再評估樹木健康與結構,清除枯枝病枝後進行主體塑形,最後再細修線條與比例。從計畫到執行,配合樹木修剪專家的定期維護,能讓庭園與公共空間展現自然秩序與藝術平衡,讓綠意更具生命力。
最多網友推薦的樹木修剪專家:藝樹人工作室

藝樹人工作室,具有活力且年輕的專業樹木團隊,擁有包括園藝、樹藝、景觀、工業繩索、攀爬技術等專業證照。透過我們的技術,發展多元的服務:工程修繕、休閒娛樂、專業課程。
藝樹人擁有專業的樹藝師與攀樹師,能夠為您的樹木做最精準的健康診斷,專業的設備能夠以最不會造成大傷口的方式修剪掉病枝及枯死枝,確保病蟲害不會一再蔓延,有效的解決樹木害蟲問題,樹木才能順利恢復健康。
藝樹人聯絡方式
服務電話:0976-329-750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官方 LINE:藝樹人工作室 LINE
樹木造型修剪疑難快問快答 Q&A
Q1. 修剪樹木造型需要注意什麼?
修剪樹木造型需要注意適當的時間和方法,最重要的是不要一次修太多。
過度修剪會削弱樹木的光合作用與養分儲存,導致樹勢衰弱。
此外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使用乾淨、鋒利的工具,剪口平整可減少病菌感染。
2. 先修枯枝、病枝、交叉枝,再進行造型修整。
3. 根據樹種特性選擇合適造型,例如松柏宜錐形、冬青宜球形、榕樹可塑傘形。
4. 避免在強光或高溫時修剪,以免水分流失過快。
5. 建議尋求專業園藝師的建議或者閱讀相關的園藝書籍。
Q2. 多久需要修剪一次才能維持樹木造型?
修剪頻率依樹種、生長速度、與造型設計理念而定:
快速生長樹種(如榕樹、冬青):建議每 2~3 個月 微修一次。
中等生長樹種(如樟樹、松樹):每 6 個月 修剪一次即可。
慢生長樹種或特殊造型(如動物形、球形):建議每 3~4 個月 做細部整理,維持造型線條明確。
Q3. 樹木造型修剪會影響樹木的健康嗎?
有可能,取決於是否正確修剪。
適當的修剪對樹木的健康是有益的,可以促進新梢生長、增加光照和空氣流通、減少病蟲害。過度修剪或錯誤修剪,則容易會造成樹勢衰弱、日灼甚至枯死。因此建議由具經驗的園藝人員進行修剪操作,或至少遵循正確修剪原則與季節時機。
Q4. 最好的造型修剪時機是什麼時候?
台灣氣候潮濕炎熱,建議避開梅雨與盛夏修剪,以減少病害風險。
最佳修剪時間依氣候與樹種不同,但一般原則如下:
落葉樹:樹木開始落葉是個不錯的信號,在冬末或早春尚未萌芽前修剪,此時樹液流動較慢,傷口就不容易感染黴菌或蟲害,傷口也容易癒合,對樹木造成的壓力較小。
常綠樹:春初或秋季氣溫溫和時修剪,避免高溫或酷寒。
開花樹:應在花期結束後的 7 到 14 天內進行修剪,避免影響下一次開花。
Q5. 除了修剪,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讓樹木更美觀?
修剪能促進樹木健康,透過以下其他方法,也能讓樹木更健康、更具觀賞價值:
定期施肥:補充氮、磷、鉀養分,促進枝葉濃綠。
適度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避免根部腐爛。
保持通風:讓環境通風,流通的空氣能提供植物呼吸及行光合作用。
病蟲防治:定期檢查樹皮與葉面,及早處理病蟲害。
搭配景觀設計:可搭配花卉、草坪、石材或水池等元素,營造層次感,使樹木更突出。
參考資料:
- 聯合報|嘉義市圓頂造型榕樹獨樹一格
- 一不小心就跌入豆豆龍的世界!全台6條神美「單車步道」,隨便騎都能從頭拍劇照到尾!
- Yahoo 新聞|「安全帽樹」路樹意外有造型 帥過金城武樹
- 臺北市樹木修剪圖解專輯(2010年9月出版)
【2025 最新】全能狗S是什麼?全能狗S最完整的科普指南!
【2025】烤蝦達人分享:3 種烤蝦料理食譜+秘訣,烤蝦新手必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