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越來越炎熱,走在大馬路上真的非常痛苦,這時如果有一顆行道樹的樹蔭能躲,絕對是件幸福的事!而這些路樹的好處可不僅如此,它們還能更進一步減緩熱島效應、改善空氣品質、涵養水資源,更提供了鳥類及松鼠等生物棲息的地方,保育著我們生態的多樣性,也為人們提供了安歇身心的綠色空間。
然而,樹木若缺乏正確的修剪,將會帶來安全疑慮,因此「樹木修剪」是都市林木養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群默默地為我們的社區綠地、公園及路旁樹木修剪的這群藝樹人,如何透過他們的專業知識,讓城市樹木更健康!
為什麼需要做樹木修剪?3 個理由幫你解析!

樹木會需要做修剪,就跟人要剪頭髮與梳頭髮一樣,長期放著不理,不僅不美觀,糾纏在一團的樹枝容易滋生病菌,枯枝也會有掉落砸傷人的風險。
理由 1|增進公共安全
定期的樹木修剪是非常必要的,像是最近的楊柳颱風過境,路樹倒塌造成三名騎士摔車受傷(新聞來源),為避免枯枝掉落、樹冠傾倒,平常在出現枯死或懸垂的樹枝時就應立即清除,正確的修剪與維護更能讓樹木保持中立的重心, 良好樹體力學結構使得樹木在風災時不至於一吹就垮。
理由 2|營造悅目景觀
保持樹形優美,不僅未來修剪會更容易管理、讓綠化景觀與環境相得益彰,人們欣賞的景觀的同時,不僅眼睛疲勞得到放鬆,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維持樹木的外觀和特定形狀的樹木修剪,亦能成為獨特的觀光特色。
理由 3|維持樹木健康
「十二不良枝」就像樹木的隱性病灶,為了樹木的健康,適當的修剪生病或是型態瘦弱的樹枝,能使養分可集中供應給健康的樹枝。剪除過密的枝葉如交叉、重疊、摩擦的枝條,可讓更多陽光和空氣從樹頂透進來,提供樹木更多行光合作用必要的元素,讓樹冠更健康。
什麼是十二不良枝?一枝一枝教你該怎麼處理!

「十二不良枝」是修剪管理中特別需要留意的枝條,這些枝條若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樹形美觀,也會造成結構上的隱患,甚至導致樹木健康衰退。熟練這些不良枝的成因及位置,有助於現場修剪之進行,以及避免錯誤產生。
一、病蟲害枝
遭受嚴重病害或蟲害的枝條,需進行病蟲害防治,避免擴散。
👉 應及時剪除。不得隨意使用市售傷口處理藥劑於填補傷口或修剪切口,尤其是會損害到樹體組織之各式藥劑。
二、平行枝
兩枝條成長的方向與位置形成上下平行的枝條。
👉 留下結構上更有利及平衡的一枝,移除競爭枝,保持主枝優勢。
三、徒長枝
因營養良好、萌生力強,不斷向上垂直或近垂直快速生長的不定枝。
👉 多數情況直接剪除,或在幼年期進行結構性修剪,避免反覆萌發。
四、乾枯枝/枯死枝
樹木因故(如:病蟲害危害、外力傷害、養分及水分之輸送障礙)導致枝條乾枯、腐朽並死亡者。
👉 直接疏剪,避免掉落傷人,並減少病蟲害藏匿。
五、夾角枝
因生長過近,數年後生長而靠在一起形成夾角枝。
👉 在枝幹尚細小時(直徑約小於 10 公分)進行修剪。若枝條已生長過大時,需觀察檢測樹木結構變化後,並經審慎評估是否必要剪除,不可任意修剪。
六、下垂枝
新生芽的萌生方向是往向下成長,容易造成形體偏重現象的枝條。
👉 若影響人行或車道,適度抬高或移除;景觀區則依安全需求調整。
七、纏繞枝/逆行枝
因外力或氣候干擾,致使枝條逆行生長,甚至殘繞在其他枝條,影響其他枝條的成長空間。
👉 剪除向內生長、影響樹冠通風採光的枝條,避免樹冠擁擠。
八、交叉枝/叉生枝
交錯生長的枝條、互相摩擦的枝條、有潛在威脅樹體結構或使健康枝條韌皮部受損的情形。
👉 保留生長位置較佳、角度合理的枝,剪去不良者,避免摩擦傷口
九、斷裂枝/斷枝
因外力如因颱風吹斷、錯誤修剪而被破壞或受傷的樹木枝條。
👉 剪除受損部位,必要時以拉繩或支架輔助減少受力。
十、陰生枝
陰生枝常萌生於枝條的外側腋下位置,會競奪向上生長枝條的營養水分與生長空間,
👉 適度疏剪細弱、徒長的陰生枝,避免後續陰生枝過多。
十一、 幹頭枝
因截幹修剪或大枝條受損,樹木為了補償失去的葉量而再度萌生的新枝條。
👉 應連幹頭一併再以正確的「貼切」方式予以修剪。
十二、分蘖枝
由樹木基幹部位或根部頸處長出之徒長枝。若無控制,可能形成多幹化,結構不穩定。
👉 需全部移除,以免樹木幹體的養分及水分輸送受到影響。若基部已反覆長出,需從根頸處乾淨切除。
什麼時候做樹木修剪?時機、原因、適合對象一次看!

樹木修剪的最佳適期
樹木修剪時間 | 最佳時機 | 原因 | 適合對象 |
---|---|---|---|
有明確休眠期的非開花植物 | 12 月至翌年 1 月 | 此時樹木代謝最慢,枝條狀態清楚(無樹葉遮擋),感染風險最低 | 可進行較大幅度修剪的落葉性樹木 |
春天開花的植物 | 在開花後 1–2 週內修剪 | 花芽在前一年已形成,冬季不宜強剪,應在開花後 1–2 週內修剪 | 例如杜鵑、南洋櫻 、風鈴木 |
夏秋開花的植物 | 12 月至翌年 1 月 | 花芽在當年枝條上形成,適合於冬季休眠期或早春萌芽前修剪 | 例如鳳凰木、大花紫薇、水黃皮、阿勃勒 |
例行性修剪 | 例行性檢查後 | 為安全及功能性而進行的樹木修剪作業 | 人行道淨高 2.5~3 公尺、車行道淨高 3.5~4 公尺處之枝條 |
樹木怎麼修剪?5 種常見樹木修剪方式一次看!
修剪方式 1|樹冠清理(Crown cleaning)
是我們一般替樹木修剪最普遍的弱剪(剪除部分不超過 1/2),去除樹冠上的枯枝、病蟲害枝、斷枝、交叉枝等不良枝,是任何修剪工作最優先的作業,不足時再進行其他修剪類型。
常用於老樹及成年樹的修剪,為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進行的例行性作業,但必須注意樹木修剪的葉量,以美國 Ansi 300 標準的規範,每次修剪不得超過整體樹冠葉量的 25% 為佳。
修剪方式 2|疏剪法(Crown thinning)
減少樹冠內部不良枝及太緊密之枝條,剪除位置為枝條基部,可改善通風與光照,以維護樹木之健康,避免病蟲害發生及公安問題。正確的樹冠疏剪於修剪完後需維持原有樹高及寬幅。
修剪方式 3|截剪法(Crown reduction/shaping)
短截和短剪的總稱,顧名思義是透過修剪縮短過長枝條,控制樹木生長的樹高、樹冠幅。修剪位置需在節點處,並保留健壯和具有頂芽優勢的側枝,避免枝條過重下垂而壓迫建築或電線。
修剪方式 4|樹冠提升(Crown Raising)
清除樹冠底部的枝條,提高樹冠幅底部至地表之距離,為建築物、重要標誌、車輛、行人安全及視線提供空間。因可能造成大傷口及減少葉量,需謹慎執行並保留替代側枝。當修除的是主幹或主枝時,應留有主幹或主枝之直徑 1/3 粗細以上之側枝,以替代主枝幹。
此外,枝下高須考量樹高及環境等因素進行修剪,活冠比不小於 50% 為原則,以免影響主幹的結構及樹體的穩定性。
修剪方式 5|截頂修剪法( Heading cut)
僅用於小型灌木或造型樹,成熟喬木只在不得已之情形下必要時可採用,如影響號誌、安全、颱風後整理斷枝或因景觀需求之整形樹等。
截頂修剪法是將樹冠主枝、芽及側枝上之頂端枝條去除,刺激側芽萌發,應謹慎使用,注意勿造成生長衰退。
樹木修剪 7 原則、常見 3 錯誤一次看!

7 大樹木修剪原則
- 考慮樹木之生長週期、樹木結構、種類,判斷修剪強弱。依不同之修剪目的,訂出符合修剪的範圍及修剪方法之計畫。
- 決定要將樹型修成什麼樣的形狀後,由主枝的基部由內向外修剪,先剪大枝再剪小枝條。 也就是常聽到的「由基至梢,由內到外」。
- 去除過度緊密之枝條,從了可避免樹枝加粗生長後相互擠壓外,亦能保留良好的通風透光度。
- 樹木修剪的切口應平整,以利癒合。大枝移除後若結構有疑慮,可加裝拉繩、支架輔助。
- 樹木修剪前最重要的是要判定「十二不良枝」,由於這些不良枝雜生很容易造成樹形走樣,一旦發現,即可配合修剪適期剪除。
- 主幹、主枝、次主枝等結構枝,非必要不得修剪。頂梢非必要也不可修剪。
- 控制修剪量,一次修剪不超過樹冠的 25%,避免樹木衰弱。
❌ 錯誤 1:過度修剪結構枝
結構枝不宜隨意修剪
結構枝是塑造樹型的主要枝條,包括與主幹相連的主枝以及與主枝相連的亞主枝。若隨意修剪不僅會破壞整體樹型,結構上也會失去骨幹支撐,大大降低樹體的穩定性。
樹冠提升的結構枝修剪
若需修剪,建議在主幹直徑 5 公分以內進行塑形修剪,並保持適當的枝下高:行道樹枝下高2.5~3公尺,車道樹枝下高4.5~5公尺。
早期治療最有效
若等到林木胸高直徑達 20 公分以上,主枝或亞主枝直徑超過 10 公分才修剪,會因傷口過大而難以癒合,成為腐朽菌入侵通道,削弱主幹支撐力。一旦遇颱風或豪雨,樹木易成危險木,在 10~20 年間發生傾倒或幹折的機率大增。
❌ 錯誤 2:截幹
截幹是對樹木的暴力
截幹在公園、綠地或行道樹中常見,名義上是為了降低高度、防止強風吹襲,乍看合理,但實際上非常有害。原因在於:樹冠是光合作用最活躍的區域,負責養分生產;而樹冠下方的枝葉老化、效率低,應自下而上逐層修剪。
密集不定枝造成結構不穩
直接截短主幹會嚴重破壞樹形與健康,常造成大量徒長枝及腐朽,嚴重者枯死,輕者樹型失衡、景觀效果喪失。截幹還會破壞抑制不定芽的化學物質,導致樹木在切口周圍萌發叢生枝條。密集不定枝還會阻礙樹冠內部通風與採光,增加病蟲害風險外,這些枝條與主幹木質部無法有效連結形成堅硬的木材,容易因外力劈裂。
❌ 錯誤 3:修剪傷口過大
傷口癒合力取決於生長速度
林木傷口癒合速度取決於傷口直徑與生長速度,一次性切除大枝,傷口難以癒合,生長慢的樹種癒合更慢。調查顯示,櫸木、紅檜、肖楠、櫻花等慢生樹種,枝徑超過5~6公分不宜修剪;茄苳、刺桐、榕樹、小葉欖仁等快生樹種,枝徑超過 10 公分不建議修剪。
癒合不全的風險
樹木的傷口癒合,並不是代謝受傷組織,而是產生新的細胞將受傷部位包覆起來,以隔絕外接的病源菌入侵,若傷口無法完整包覆,裸露的木質部暴露在日曬雨淋下,容易導致腐朽菌類甚至吸引白蟻侵害木質部,進而使木樹木腐爛,削弱樹木支撐力與養分輸送。
樹木修剪並不是破壞,是一種對樹的溫柔!

以往我們想像的樹木修剪都是拿著鏈鋸,其實不然,那往往都是伐木工在做的事。透過這篇文章,我們了解到幾個常見的樹木修剪方式,來改善樹木「十二不良枝」的狀況。例行性的修剪就像是我們平常的刷牙任務,猛力清理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樹木專家更懂得掌握正確的樹木整修原則、時機,就像溫柔的牙醫師般謹慎,細心為樹木精準診斷,做必要的校正,即使動刀也盡量不留太大傷口,讓樹木也能最短時間恢復原本的自在清爽。
照顧樹木,就是照顧我們的環境,當樹木青綠茂密,我們的心也能夠永保活力。
最多網友推薦的樹木修剪專家
藝樹人工作室

藝樹人工作室,具有活力且年輕的專業樹木團隊,擁有包括園藝、樹藝、景觀、工業繩索、攀爬技術等專業證照。透過我們的技術,發展多元的服務:工程修繕、休閒娛樂、專業課程。
藝樹人擁有專業的樹藝師與攀樹師,遵照美國 ANSI 法規並持有丙級勞公安全衛生主管證,確保在最安全的條件下施作的同時,打破過往「低價搶案、品質無保障」的亂象,讓專業服務真正被看見與重視。
藝樹人聯絡方式
服務電話:0976-329-750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官方 LINE:藝樹人工作室 LINE
樹木修剪的常見問題與疑難雜症
修剪樹木需要做什麼準備?
1.穿戴安全護具
要修剪樹木應準備適當的工具如:鏈鋸、弓鋸、剪枝機,以及保護安全的護具,工人應穿戴絕緣衣、頭盔、手套來維護自身安全。
2.準備高空作業工具
修剪較高的樹枝時準備梯子和安全繩索,若樹高超過 2 公尺應準備高空作業車、施工架、工作台。
3.清空作業區域周圍
修剪作業周圍應淨空並配置監視人員隨時注意現場狀況與其他人員的安全。
4.防觸電準備
修剪靠近架空線路或電氣設備附近的樹枝時,應先通知電力公司暫時斷電,並在電氣設備四周設置絕緣護網、護套,也需準備具絕緣材質的作業工具及個人護具,以防止觸電。
樹木修剪的價格如何估算?
樹木修剪的價格範圍其實很廣,通常會以樹的數量計算,會依據地形環境、使用的機械工具從$3,000~$20,000 甚至更高,舉例來說自家庭園幾棵樹需要修剪相較於土石流山坡地的大樹需要移除,價格一定有所差異,因此修剪樹木價格通常需要現場勘查才能報價。
灌木和喬木怎麼分?
1. 喬木(樹)為高度在 6 公尺以上,並且具有單一支持之莖幹或樹幹。細分又可為大喬木(18 公尺以上)、中喬木(9~18 公尺)及小喬木(9 公尺以下)。
2. 灌木也是木本植物,但其高度一般不會超過 6 公尺,其特徵為自主幹基部會發出多數側幹。依其生長狀況又可分為直立狀灌木、叢生狀灌木及分歧狀灌木。
參考資料:
1. 臺北市樹木修剪作業規範
【2025】網友好評不斷 》除甲醛公司推薦 TOP 10 評價排行!
十大高蛋白質食物排行榜!榜首黑豆好處多,附上 32 種動物性蛋白質、18 種植物性蛋白質食物表